據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,近日有媒體報道,河北等地發現多處污水滲坑,對當地環境造成威脅。環保部會同河北省政府已成立聯合調查組趕赴現場進行調查,有關調查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開。
這一信息發布才兩個小時,僅新浪網轉發消息的網絡評論就達上千條。大家為何對此如此關注?公眾環保意識大幅提升是一個原因,但顯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——問題看起來有點嚴重。媒體拍攝的調查視頻指出,這個在華北平原發現的污水滲坑,面積約有17萬平方米,屬于超級工業污水滲坑,廢水呈銹紅色、酸性,由于存放時間長,已大量滲出。有環保組織曾在華北地區開展工業污染調查,在河北、天津等地發現超大規模的工業污水滲坑,這批滲坑面積大,存續時間長,或已對當地的地下水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。
污水滲坑的真相如何,有待環保部門深入調查。但是,一個回避不了的問題現在就擺在我們面前:這么大規模的污水滲坑,為什么現在才被發現?為什么會長期存在?
很顯然,發現超級污水滲坑并不難。華北大平原,視線無障礙。廢水銹紅色,觸目又驚心。視而不見的背后是否有貓膩?當地政府及環保部門是否存在失職?希望聯合調查組以事實為依據,以法律為準繩,盡快查出真相。
靠媒體監督發現問題的“模式”,還拷問著環保執法的短板。環保執法力量不足是一個不爭的事實,但是在如今這個“互聯網+”“技術+”的時代,辦法并不是沒有。比如,衛星遙感技術、無人機航拍技術,已經在很多領域廣泛運用,環保監測監督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來。采取綜合舉措盡快補齊環保執法短板,已經迫在眉睫。
類似的問題再次提示,環保執法必須快起來。要主動出擊,不能等案件線索,不能讓小問題積累成大問題。17萬平方米超級污水滲坑存在多年,這樣的污點不該再出現。
環保執法更必須硬起來。近年來,被譽為“鐵齒鋼牙”的新環保法實施,中央環保督察組在各地強力問責,地方環保管理體制改革等,為加強環保執法帶來有利契機。但與此同時,一些地方對于環境保護的認識還是不到位,追責之手、執法之手都偏軟,給了違法者以可乘之機,留下了漏網之魚。對于類似的案件,除了追究涉事企業責任,恐怕還要查查地方相關監管部門是否存在執法漏洞。只有這樣,才能織密執法的網,不再“按下葫蘆起了瓢”。
再有,對于環保執法不力或者環保執法遇阻事件,職能部門還應同時盯緊背后是否存在腐敗。這種腐敗,有利益勾結型的,比如,收了企業的錢就對違法排污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;也有不作為型的,比如,對污染行為失察、放任。治污和反腐同時發力,方能治標又治本。
北京沃特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0777號 客服熱線:010-85763025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北口水利綜合樓
E-mail:szy@sinowbs.org Copyright ?2012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
掃碼關注
水利水務網